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教师职业道德最核心功能是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最根本的原则是

(一)促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调节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仰两种形式来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能够通过激发动力、评价优劣、调节行为来处理和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保证教师教学职业的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圆满完成,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影响。促进功能分三种:分别是动力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

1.动力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动力功能,是指教师职业道德体现着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和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行为中,具有一种启动性的力量,激发、鼓励教师职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师不断自我素质、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觉地做好教育职业。动力功能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激励行为,因此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把握住。

2.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主要用来调节教师的言行举止,保证其在教育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矛盾,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保证教育行为的正常进行。因此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调节影响。调节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它不仅指向教育经过,而且指向教师本身。它的关键词是应不应该做,同样在考题的时候可以把握住。

3.评价功能

评价就是带有对错性质的内涵了。教师职业道德是一定社会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而对教师职业提出的道德要求,这些道德要求既是规范教师职业进行社会价格判断的准则,也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进行社会价格判断的准则其中一个。同样,师德是教师劳动的底线,是可以一票否决的,这个智慧点小伙伴们要把握住。

(二)教育功能

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对学生具有不同的教育影响,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现象具有教育功能。教师劳动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虽然青少年有自己的情感、意志和主观能动性,然而,由于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还没有成熟的意识和切实体验,因此,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往往从教师的道德觉悟和道德行为中汲取是非、善恶意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特点上。

(三)示范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经过中,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为了做好教育职业,必然要与社会及家长打交道,以实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当教师严格遵循教师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面貌出现在社会活动中时,他们的道德风貌、人格形象便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些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四)引导功能

加里宁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起着指明路线、矫正行为、保证素质、目标实现的影响。社会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高于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教师在职业岗位上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自身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质量的重要内容和应用要求。在教师自身素质经过中,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引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