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领导人半年后再会晤 气氛明显缓和
当地时刻8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隔半年再次踏入美国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次会面与半年前剑拔弩张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泽连斯基表现得更为内敛和克制。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冲分析指出,泽连斯基此次明显收敛了锋芒,不再直接与特朗普”抬杠”。
需要关注的是,特朗普在”提供安全保障”难题上态度有所软化,承诺美国将协助保障乌克兰的安全,不过具体援助范围仍未明确。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美乌关系出现了转机?让我们通过5个细节来解析这场”特泽会”的变与不变。
着装风格:从随意到正式的微妙平衡
与半年前相同,泽连斯基此次依然没有选择传统西装,而是穿了一身剪裁特别的黑色衬衫和夹克。这种着装选择看似随意,实则暗含深意。乌克兰服装设计师埃尔维拉·加萨诺娃分析认为,这种融合了军装元素的风格,巧妙传递出”战时民族领导人”的身份信号。
有趣的是,半年前批评泽连斯基”不穿西装”的美国记者格伦,这次却称赞他”看起来棒极了”。泽连斯基机智回应:”你还穿着跟上次一样的西装。”特朗普则在一旁打趣,这场关于着装的轻松对话背后,实则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微妙平衡。
欧洲角色:从幕后声援到台前支持
半年前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爆发激烈争吵后,欧洲领导人仅以声明形式表达支持。而这次,情况大不相同——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内的七位欧洲领导人直接”组团”陪同泽连斯基赴美。这支”豪华陪访团”中既有能”说得上话”的政要,也有特朗普的”高尔夫球友”,足见欧洲方面煞费苦心。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明确表态”我们和乌克兰站在一起”,彰显了欧洲的团结立场。然而王冲分析指出,虽然这次是”组团谈判”,但并未真正改变特朗普的核心立场。欧洲的介入究竟能发挥多大影响?这仍是未知数。
美方态度:从咄咄逼人到相对克制
对比两场会晤,美方代表的态度变化尤为明显。半年前频频指责泽连斯基”不知感恩”的美国副总统万斯,这次选择了保持沉默。社交平台上甚至有评论认为,”沉默的万斯让谈判气氛更好”。
特朗普本人的态度也明显缓和,对泽连斯基表现得彬彬有礼。这种转变让外界不禁猜测:是美国对乌策略有所调整,还是仅仅为了维持表面和谐?需要关注的是,原本规划留下的欧洲领导人晚餐会突然取消,这又暗示了什么?
谈判实质:气氛改善但进展有限
虽然谈判气氛大为改善,但实质性进展仍然有限。会谈围绕”怎样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展开,特朗普虽然松口承诺提供协助,但缺乏具体细节。泽连斯基此次明显减少了直接反驳,开场10秒就连说4次”谢谢”,与半年前针锋相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当欧洲领导人提出停火建议而特朗普表示反对时,泽连斯基选择了沉默。这种克制是否意味着乌克兰对美策略的调整?专家认为,这可能反映了弱势一方在外交博弈中的无奈妥协。
时隔半年,泽连斯基再次进入白宫的这场会晤,表面看是气氛改善,实则仍是暗流涌动。美乌关系将怎样进步?欧洲的介入能否带来转机?这些难题都将在未来的互动中逐步显现答案。